首页 资讯 电影 信仰的接力!微电影《宣誓,传薪之火!》再现三代人的“战场”

信仰的接力!微电影《宣誓,传薪之火!》再现三代人的“战场”

一鸟传三代人走鸟还在

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1日报道:昨日,“宣誓日”主题党日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誓大厅举行。上午,宣誓大厅内党旗飘扬,来自30余家共建单位的党员代表齐聚于此重温入党誓词。下午,原创微电影宣誓,传薪之火!》点映礼在新天地UME国际影城举行,三百余位各界人士共同见证红色精神的光影表达。


“10月31日对‘一大人’而言是极具特殊意义的日子。”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、馆长薛峰在“电影沙龙”环节的讲述,揭开了“宣誓”系列微电影创作的初心密码。他回忆,2017年10月31日,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此重温入党誓词,为响应“牢记入党誓词,坚定不移,终生不渝”的嘱托,纪念馆打造了“宣誓日”品牌工程。随着2021年参观量突破百万、2024年增至300余万人次,纪念馆团队愈发清晰地意识到:“仅靠现场讲解传递精神还不够,必须借助互联网与多媒体,让红色故事走得更远。”



2022年至2024年,中共一大纪念馆相继在10月31日这一天推出“宣誓”微电影三部曲:《宣誓日》《宣誓!宣誓!》《无声的宣誓》。今年的第四部《宣誓,传薪之火!》,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出品,上海电影(集团)有限公司、上海东方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,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、上海上影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承制,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支持。

微电影《宣誓,传薪之火!》延续“宣誓”主题,聚焦新时代立志科技报国的青年陈飞的创业人生。当研发养老机器人的道路受阻,当资本诱惑的浪潮袭来,藏在旧物中的信仰密码点燃传承的精神“火种”。太爷爷陈启鸿那一代共产党人在长夜中燃烧自己,照亮民族前路;爷爷陈念申那一代共产党人在边疆建设国家,燃烧炽热青春。铮铮誓言,坚如磐石。陈飞理解了前辈的燃烧与坚守,他将这份传承化为自主研发的强大力量,手擎科技报国的时代火炬,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。


“这次故事中的捐房子,也是来自真实故事。”2021年中共一大新馆开放初期,薛峰在开会时接到电话,得知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外孙正在馆外排队。“他可是我们纪念馆的‘房东’啊!”薛峰立刻赶回,见到了李汉俊外孙黄健,听他讲述了他母亲捐赠房子的故事。一大会址纪念馆正是李汉俊兄长李书城当年的居所,李家不仅无偿提供革命活动场所,甚至变卖书画资助革命。这个真实故事成为创作的源头活水。


“如何让捐房的故事被当下观众理解,让信仰真正落地,是创作的核心挑战。”导演叶田分享了拍摄思路。他坦言,将祖辈捐房的红色往事与当代青年的奋斗故事相融合难度极大,而“精神传承”正是串联两者的关键线索,这也正是影片命名“传薪之火”的深意。

为让信仰具象化,叶田团队提炼出“三代人的战场”这一核心表达。“太爷爷辈抛头颅洒热血,是为新中国诞生而战;爷爷辈响应号召建设边疆,把‘献了青春献终身,献了终身献子孙’的誓言刻在祖国的土地上。”而在叶田看来,新时代青年的战场早已转向自主创新:“从跟跑西方到在AI、机器人领域领跑,自主创新就是当代青年的使命阵地。”为此,影片设定了研发养老机器人遇阻的青年陈飞这一主角,让他在前辈精神的感召下突破困境,完成从迷茫到坚定的蜕变。


活动现场,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、馆长薛峰,上海电影(集团)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郑英豪,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秘书长、东方网文创中心主任陶寅琰,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沈弘,《宣誓,传薪之火!》导演叶田共同启动点映。

青年演员潘兴源演唱的主题曲《传薪》悠扬动人。影片中,跨越百年的坚守与传承,让在场观众深刻体会到薛峰所言的“宣誓本质”:“它不只是仪式,更是融入血脉的承诺、责任与使命。”
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“恋爱脑都不嫁穷小子”的时代,这豪华阵容也吸不来观众了
下一篇
《澎湖海战》争议的不是历史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

推荐阅读